 
  
  
 TSI L-3000E型立式電工·模電·數電·電氣控制·PLC·單片機綜合
 
 名稱:教育實驗實訓裝置
 
 品牌:
 
 型號:
 
 簡介:TSI L-3000E型立式電工·模電·數電·電氣控制·PLC·單片機綜合實驗裝置結構、性能同“HYL-3000D型立式電工·模電·數電·電氣控制·PLC可編程控制綜合實驗裝置”機同,不同之處僅在前者的基礎上增加單片機實驗開發系統掛箱,增加...

| 實驗內容: | |
| (1)電工實驗部分 | |
| 1.常用電工儀表的使用 | 15.RLC串聯諧振電路 | 
| 2.線性元件與非線性元件的伏安特性 | 16.日光燈電路連接 | 
| 3.直流電路電壓與電位的研究 | 17.改善功率因數實驗 | 
| 4.基爾霍夫定律的驗證 | 18.互感的測量 | 
| 5.迭加原理與互易定理的驗證 | 19.三相電路及功率的測量 | 
| 6.代文寧定理與諾頓定理的驗證 | 20.R-C選頻網絡實驗 | 
| 7.電壓源與電流源的等效變換 | 21.二端口網絡的研究 | 
| 8.受控源的研究 | 22.單相變壓器實驗 | 
| 9.一階電路的響應 | 23.三相異步電動機的使用與起動 | 
| 10.二階電路的響應 | 24.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正、反轉 | 
| 11.研究LC元件在直流電路和交流電路中的特性 | 25.三相異步電動機的Y-△起動 | 
| 12.交流電路參數的測量 | 26.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順序控制 | 
| 13.正弦交流電路RLC元件的特性 | 27.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能耗制動 | 
| 14.RL及RC串聯電路實驗 | |
| (2)模擬部分實驗 | |
| 1.二極管的正、反相特性 | 11.變壓器耦合推挽功率放大器 | 
| 2.晶體三極管的輸入、輸出特性 | 12.0TL功率放大器 | 
| 3.晶體管共射極單管放大器 | 13.集成功率放大器 | 
| 4.兩級阻容耦合放大電路 | 14.單相橋式整流電路 | 
| 5.負反饋對放大器性能的影響 | 15.串聯型晶體管直流穩壓電源 | 
| 6.場效應管放大器 | (設計性實驗) | 
| 7.差動放大電路 | 16.集成直流穩壓電源 | 
| 8.運算放大器指標測試 | 17.單結晶體管特性 | 
| 9.集成運算放大器的基本應用 | 18.單結晶體管觸發電路 | 
| (多種模擬運算電路) | 19.晶閘管簡單測試 | 
| 10.集成運算放大器非線性應用 | 20.晶閘管可控整流電路 | 
| (多種波形發生器) | |
| 利用上述20項實驗元器件還可完成下面實驗項目 | |
| l.電壓負反饋偏置電路 | 36.模擬二階微分方程電路 | 
| 2.分壓式電流負反饋偏置電路 | 37.基本對數運算電路 | 
| 3.用二極管穩定工作點 | 38.實用微分電路 | 
| 4.共基極放大電路 | 39.反對數放大基本電路 | 
| 5.共集電極放大電路 | 40.簡單的過零比較電路 | 
| 6.共源極基本放大電路 | 41.利用二級管作為上限檢測幅度選擇電路 | 
| 7.場效應管共漏極電路 | 42.下限幅度選擇電路 | 
| 8.場效應管共柵極電路 | 43.RC無源網絡的低通濾波電路 | 
| 9.單管阻容放大電路 | 44.同相輸入一階低通濾波電路 | 
| 10.變壓器耦合放大電路 | 45.反相輸入一階低通濾波電路 | 
| 11.甲類功率放大電路 | 46.簡單的二階RC濾波電路 | 
| 12.串聯電流負反饋電路 | 47.典型二階RC有源低通濾波電路 | 
| 13.串聯電壓負反饋電路 | 48.典型二階高通有源濾波電路 | 
| 14.并聯電壓負反饋電路 | 49.基本帶通濾波電路 | 
| 15.并聯電流負反饋電路 | 50.典型帶通濾波電路 | 
| 16.共基共射極放大電路 | 51.矩型波振蕩電路 | 
| 17.自舉射極輸出電路 | 52.寬度可調的矩形波發生器 | 
| 18.NPN一PNP直接耦合放大電路 | 53.幅頻可調的鋸齒波發生器 | 
| 19.用負反饋消除自激振蕩 | 54.單相半波整流電路 | 
| 20.晶體管開關作用 | 55.單相全波整流電路 | 
| 21.變壓器反饋式振蕩電路 | 56.電容濾波電路 | 
| 22.電容三點式振蕩電路 | 57.電容濾波帶電阻負載 | 
| 23.電感三點式振蕩電路 | 58.RC濾波電路 | 
| 24.差動放大電路的基本形式 | 59.基本LC濾波電路 | 
| 25.長尾式差動放大電路 | 60.二倍壓整流電路 | 
| 26.雙電源長尾式差動放大電路 | 61.三倍壓整流電路 | 
| 27.運放用作交流比例放大 | 62.基本穩壓電路 | 
| 28.反相輸入保護措施 | 63.基本調整管穩壓電路6 | 
| 29.同相輸入保護措施 | 64.具有放大環節的穩壓電路 | 
| 30.電源極性錯接的保護 | 65.單相半波可控硅整流 | 
| 31.RC高通電路 | 66.電子調壓電路 | 
| 32.利用三極管來保護器件 | 67.電子催眠器一一趣味性實驗一 | 
| 33.差動輸入運算電路 | 68.電子門鈴電路一一趣味性實驗二 | 
| 34.快速積分電路 | 69.電子報警電路一一趣味性實驗三 | 
| 35.模擬一階微分方程電路 | |
| (3)數字部分實驗 | |
| l.TTL集成邏輯門的參數測試 | 16.MSI數據選擇器及邏輯設計 | 
| 2.CM0S邏輯門的參數測試 | 17.微分型單穩態電路 | 
| 3.TTL集成電極開路門與三態輸出門的應用 | 18.環形多諧振蕩器 | 
| 4.與、非、或、與非門電路實驗 | 19.利用門電路構成編碼器分配器、選擇器 | 
| 5.半加器電路實驗 | 20.組合電路的設計之一一一編碼轉換 | 
| 6.全加器電路實驗 | 21.組合電路的設計之二一一顯示電路 | 
| 7.RS觸發器實驗 | 22.同步時序電路的設計 | 
| 8.D觸發器實驗 | 23.計算機時序電路的設計 | 
| 9.JK觸發器實驗 | 24.集成定時器測試及應用 | 
| 10.T觸發器實驗 | 25.CM0S集成A/D、D/A轉換電路實驗 | 
| 11.JK型觸發器轉換成D觸發器 | 26.二極管非門、或非門電路 | 
| 12.D型觸發器轉換成JK觸發器 | 27.三極管非門、與非門、或非門電路 | 
| 13.計數器實驗 | 28.異步十進制減法計數器 | 
| 14.MSI移位寄存器及其應用 | 29.異步十進制加法計數器 | 
| 15.譯碼器及其變換方式 | 30.綜合能力培訓實驗一一電子秒表 | 
| (4)電氣控制部分實驗 | |
| 1.閘刀開關正轉控制線路 | 15.QX3-13型Y/△自動起動控制線路 | 
| 2.接觸器點動正轉控制線路 | 16.半波整流能耗制動控制線路 | 
| 3.具有自鎖的正轉控制線路 | 17.全波整流能耗制動控制線路 | 
| 4.具有過找保護的正轉控制線路 | 18.C620車床電氣控制線路 | 
| 5.倒順開關控制正反轉控制線路 | 19.手動降壓起動 | 
| 6.接觸器聯鎖的正反轉控制線路 | 20.單相運行反接制動控制線路 | 
| 7.按鈕聯鎖的正反轉控制線路 | 21.電動葫蘆電氣控制線路 | 
| 8.按鈕接觸器復合聯鎖控制線路 | 22.C6163車床電氣控制線路 | 
| 9.自動往返行程控制線路 | 23.控制電路聯鎖控制線路 | 
| 10.接觸器控制串聯電阻降壓起動線略 | 24.主電路聯鎖控制線路 | 
| 11.時間繼電器控制串聯電阻降壓控制線路 | 25.直流電機啟動 | 
| 12.手動Y/△降壓起動 | 26.直流電機的調速 | 
| 13.接觸器控制Y/△降壓起動 | 27.直流電機的反轉 | 
| 14.時間繼電器控制Y/△降壓起動 | 28.直流電機制動實驗 | 
| (5)PLC可編程控制部分: | |
| 1.與、或、非邏輯功能實驗 | 12.藝術彩燈造型的PLC控制實驗 | 
| 2.定時器、計數器功能實驗 | 13.電機的自動控制實驗 (實物) | 
| 3.跳轉、分支功能實驗 | 14.步進電機的PLC控制(實物) | 
| 4.移位寄存器實驗 | 15.模擬電視發射塔實驗實驗 | 
| 5.數據處理功能實驗 | 16.自動送料裝車系統控制實驗 | 
| 6.微分、位操作實驗 | 17.自動售貨機實驗 | 
| 7.交通信號燈PLC自動控制實驗 | 18.自動成型實驗 | 
| 8.攪拌器的PLC自動控制實驗 | 20.郵件自動分揀實驗 | 
| 9.LED數碼官顯示PLC自動控制實驗(實物) | 19.水塔自動供水控制系統實驗 | 
| 10.四層電梯的PLC自動控制實驗(實物) | 21.自動洗衣機控制系統模擬實驗 | 
| 11.加工中心刀具庫選擇控制實驗(實物) | 22.電鍍過程控制實驗 | 
| (6)PLC綜合實驗部分 | |
| 1.PLC控制三相電動機動機啟動停止 | 4.PLC控制三相異步電動機往返運動 | 
| 2.PLC控制三相異步電動機正轉、反轉 | 5.PLC控制三相異步電動機Y/△啟動 | 
| 3.PLC控制三異步電動機順序啟動 | |
| (7)、增加單片機實驗項目: | |
| MCS-51單片機實驗 | |
| 軟件實驗 | |
| 外部數據存儲器擴展 | |
| 實驗一清零程序 | 實驗八多分支程序 | 
| 實驗二拆字程序 | 實驗九脈沖計數(定時/計數實驗) | 
| 實驗三拼字程序 | 實驗十電腦時鐘(定時器、中斷器綜合實驗) | 
| 實驗四數據區傳送子程序 | 實驗十一二進制轉換到BCD | 
| 實驗五數據排序實驗 | 實驗十二二進制轉換到ASCII | 
| 實驗六查找相同數個數 | 實驗十三八段數碼管顯示 | 
| 實驗七無符號雙字節快速乘法子程序 | 實驗十四鍵盤掃描顯示實驗 | 
| 硬件實驗 | |
| 自搭接硬件電路實驗提示 | |
| 實驗一P1口亮燈實驗 | 實驗十二繼電器控制 | 
| 實驗二P1口轉彎燈實驗 | 實驗十三步進電機實驗 | 
| 實驗三P3.3輸入,P1口輸出 | 實驗十四8253方波 | 
| 實驗四工業順序控制(中斷控制) | 實驗十五串并轉換實驗 | 
| 實驗五8255A.B.C輸出方波 | 實驗十六外部存儲器擴展實驗 | 
| 實驗六8255PA口控制PB口 | 實驗十七MCS-51串行口應用實驗㈠——雙機通信 | 
| 實驗七8255控制交通燈 | 實驗十八MCS-51串行口應用實驗㈡——與PC機通信 | 
| 實驗八簡單I/O口擴展實驗 | 實驗十九溫度閉環控制 | 
| 實驗九A/D轉換實驗 | 實驗二十小直流電機調速實驗 | 
| 實驗十D/A輸出方波 | 實驗二十一 外部中斷(急救車與交通燈) | 
| 實驗十一電子音響 | |
| 8088/8086系列微機實驗 | |
| 軟件實驗 | |
| 實驗一清零程序 | 實驗七32位二進制乘法 | 
| 實驗二拆字程序 | 實驗八多分支程序 | 
| 實驗三拼字程序 | 實驗九顯示子程序 | 
| 實驗四數據區移動 | 實驗十鍵盤掃描顯示實驗 | 
| 實驗五數據排序實驗 | 實驗十一二進制轉換到BCD | 
| 實驗六找“零”個數 | 實驗十二二進制轉換到ASCII | 
| 硬件實驗 | |
| 自搭接硬件電路實驗提示 | |
| 實驗一8255并行口實驗㈠:A.B.C口輸出方波 | 實驗九定時/計數器:8253方波 | 
| 實驗二8255并行口實驗㈡:PA口控制PB口 | 實驗十繼電器控制 | 
| 實驗三8255并行口實驗㈢:控制交通燈 | 實驗十一8251串行通信實驗㈠:自發自收 | 
| 實驗四簡單I/O口擴展 | 實驗十二8251串行通信實驗㈡:與PC通信 | 
| 實驗五A/D轉換實驗 | 實驗十三步進電機控制 | 
| 實驗六D/A轉換實驗㈠:輸出方波 | 實驗十四小直流電機調速實驗 | 
| 實驗七D/A轉換實驗㈠:輸出鋸齒波 | 實驗十五溫度閉環控制 | 
| 實驗八8259中斷控制器實驗 | 實驗十六音頻驅動實驗 | 
| MCS-96單片機實驗 | |
| 軟件實驗 | |
| 實驗一清零程序 | 實驗十一80C196外部中斷實驗 | 
| 實驗二拆字程序 | 實驗十二80C196軟件方法產生中斷 | 
| 實驗三拼字程序 | 實驗十三利用HSI測脈沖寬度 | 
| 實驗四數據區傳送子程序 | 實驗十四利用HSI測量單脈沖寬度 | 
| 實驗五數據排序實驗 | 實驗十五利用HSO產生單脈沖 | 
| 實驗六查找相同數個數 | 實驗十六利用HSO產生連續脈沖 | 
| 實驗七無符號雙字節快速乘法子程序 | 實驗十七軟件定時器 | 
| 實驗八多分支程序 | 實驗十八80C196A/D轉換實驗 | 
| 實驗九定時器1實驗——定時中斷 | 實驗十九利用80C196的PWM產生各種波形 | 
| 實驗十定時器T1和T2同時產生中斷 | 實驗二十二進制轉換到BCD進制轉換到ASCII | 
| 硬件實驗 | |
| 自搭接硬件電路實驗提示 | |
| 實驗一P1口亮燈實驗 | 實驗十一繼電器控制 | 
| 實驗二P1口轉彎燈實驗 | 實驗十二8253方波 | 
| 實驗三P2.6輸入,P1口輸出 | 實驗十三80C196串行口實驗 | 
| 實驗四工業順序控制 | 實驗十四LED七段數碼管顯示實驗 | 
| 實驗五8255A.B.C輸出方波 | 實驗十五鍵盤顯示綜合實驗 | 
| 實驗六8255PA口控制PB口 | 實驗十六音頻驅動實驗 | 
| 實驗七8255控制交通燈 | 實驗十七 步進電機實驗 | 
| 實驗八簡單I/O口擴展實驗 | 實驗十八直流電機實驗 | 
| 實驗九A/D轉換實驗 | 實驗十九外部中斷(急救車與交通燈) | 
| 實驗十D/A輸出方波 | |
相關產品
